首页
首页» 学院新闻
 

CCTV 央视网新闻【一带一路 合作共赢·民心相通】埃及科学家奥萨马:我是“中国制造”的科学家

作者:    发布日期:2017-05-09     浏览:

     

    为应对“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才需要,2013年,科技部启动实施“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资助发展中国家45岁以下的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36岁的奥萨马就是其中的一位。2014年他成为第一个申请到该项目的埃及科学家,如今他正用自己在微生物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与中国同事一道研究提高植物对盐生环境的适应能力。

    在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我们见到了访问学者奥萨马博士,2014年10月,他来到新疆从事“干旱区生物地理与生物资源”研究,从中草药植物中寻找利于植物生长生存的微生物。从08年来中国攻读博士学位开始,奥萨马已经陆续在中国学习工作了6年多。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博士后 奥萨马:大家都知道中国和埃及有很长的历史,并且这两个国家都会使用到中草药,这些中草药都是在北方同一个时间生长。这些草药会给中国、埃及、以及全人类和环境带来福音 。

    在新疆生地所的三年中,奥萨马主要参与了“干旱区噬盐碱放线菌资源及其功能;天山重要生物资源就地和迁地保育原理与关键技术;新疆干旱地区耐盐固氮微生物产生物絮凝剂对植物抗性的影响”等三个课题的研究。奥萨马说,埃及有许多和新疆类似的植物资源,区域农业的发展也都面临土壤盐渍化等危害。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博士后 奥萨马:我们有一个计划,对新疆特有的微生物进行一个摸底,发现微生物的多样性,看看哪些微生物是其他地区没有的、是新疆特有的;第二个是微生物肥料,用微生物材料来代替化肥滋养植物。

    2013年科技部实施“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计划”以来,已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蒙古、泰国、斯里兰卡、尼泊尔、埃及等国家的200多名青年科学家来华工作。

    今天的奥萨马和中国同事一道参加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利合作中,格外有成就感,而他自己也因为与中国割舍不掉的机缘而经常暗自庆幸,在中国读博士的四年中,发表了5篇SCI论文,获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学院优秀论文奖。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博士后 奥萨马:我写博士论文的时候,查阅了很多资料,其中跟我专业相关的内容60%以上都在中国,中国的水平更高,也有更多的公共资源。中国在实验设备、学术环境和研究资金的投入上,要优于其他国家。

    如今他已经在中科院新疆生地所这个大家庭里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与快乐,活泼开朗的性格,也让他成为实验室中的开心果。

    硕士研究生 祖丽皮亚·木沙:我在他身上学会了做实验过程中尤其是微生物实验,要特别有耐心,要认真地去做,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要学会利用现有的条件和前人的基础上,善用这些研究条件去开展实验。

    奥萨马同事 张静:奥萨马在我眼中是一个性格非常开朗的人,奥萨马会每天以微笑面对生活,然后每天早上来上班的时候都会推开我们的办公室问好。

今年年底,奥萨马将结束访学,回到埃及阿里什大学任教,牵头建立中埃联合实验室。

​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生物多样性实验室副主任 张道远:奥萨马显现一种很多的模式,也吸引了其他周边国家的一些留学生通过中科院的一些国家合作项目,或者是科技部的一些国家合作项目,能够到我们所来共同开展合作研究。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博士后 奥萨马:你们可以看出来我现在已经是半个中国人。我在中国学习,交到了很多朋友,我的中国朋友甚至比埃及朋友更多。我是“中国制造”的科学家, 感谢中国给予我的一切。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