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学院新闻
 

跨文化交际:唤醒你的文化认同感

作者:    发布日期:2016-05-30     浏览:

     

    我校大学英语教育改革自2015年秋季学期实施以来,学生反响热烈,收效甚佳,而在已开设的十门英语拓展课当中,“跨文化交际”以其极强的应用性和极大的趣味性受到了选课学生的一致好评。


  5月17日,“跨文化交际”课程迎来了本学期第二次实践教学活动。30名来自各学院的中国学生和13名国际学院2015级留学生一起参与其中,共同交流学习中国书法、剪纸等传统文化技艺,不同文化意识形态的碰撞让每一个人收获颇丰。

深掘文化内涵为要

  据本门课程的主要负责老师闫仙慧介绍,“跨文化交际”课程已进入第二期,总结吸收第一期的经验,本门课程除去16学时的理论教学内容之外,还有16学时、共计4堂课的实践教学内容:第一节课要求选课同学以情景带入的方式,分组组织一幕能够反映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交互交流碰撞的短剧;第二节课要求同学自选中国书法、剪纸、包饺子等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技艺,与国际学院的留学生一起学习、沟通;而在第三节课,学生化身记者,他们将去采访有出国经历的老师或外籍老师,搜集国外生活的基本资料;最后一节课,学生们分组自选话题,以拍摄视频的方式对特定话题表达出自己的理解。本门课程最大的独特之处在于,改变传统课程考试方式,结合平时学生的课堂表现,以最后一节课拍摄的视频的评比作为最终成绩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去年的课程进行过程当中,我们采取了让中国学生和留学生根据对一些诸如郑人买履、守株待兔这样的成语的理解,共同演一出短剧的形式实现跨文化交际,学生们的态度都很积极,效果很好。”闫仙慧老师说,“但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真正打造跨文化交际最初的思维模式,将深层次的中国文化内涵挖掘出来的问题。因此我们还是要回归传统文化技艺当中,通过实践体会文化的深层含义。”

  本次课程选择了中国剪纸、书法、京剧脸谱、太极拳、包饺子和打麻将六项极富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技艺,通过选课学生分组讨论,之后用英语向留学生讲解其文化内涵,最终留学生上台展示所学到的内容的方式,不仅让选课学生锻炼了英语表达与交际的能力,还将中国文化的内涵走进了留学生的世界。

跨文化交际为主

  “跨文化交际”课程作为十门大学英语拓展课中唯一一门由外语系与国际学院合作的一门课,吸引了一批初到中国的留学生的加入,这也是本门课程的一大亮点。国际学院老师王敏希望通过跨文化交际这门课程,“一方面提高留学生的中文水平,另一方面加深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从好奇向喜欢转变。”

  2015年刚刚进入我校国际学院学习汉语的巴基斯坦留学生张文德(中文名字)和中国学生一起学习了太极拳。这项古老的中国武术激起了他浓厚的兴趣,“我一直喜欢中国武术和中国武打电影,李连杰、成龙都是我很喜欢的电影明星。”他说,“太极拳的套路并不困难,但是对我而言是一件新事物,我很想尝试并掌握它。”

  和张文德共同学习的巴基斯坦留学生艾力(中文名字)对太极拳体悟颇深,他说:“太极拳缓慢的动作其实是对肉体和精神的双重训练,友善的中国学生告诉我,太极拳背后的哲学道理是以柔克刚,以静制动,这和我们国家的文化有相似之处。”

  从前期查找资料到与留学生交流的一整个过程中,每一位中国学生也感受很深。“首先对英语口语是难得的锻炼机会。”来自理学院的2014级学生皮广达说,“在最一开始准备的时候,我们还意识到原来我们对本国的文化也不甚了解,这提醒我们要加倍珍惜和学习传统的中国技艺。” 文化背后深层次的内容已经通过本次课程,在中外学生的心中相互交织着。

提升文化认同感为重

  “我们其实更希望实现双向的文化互动。”闫仙慧老师解释说,“以往一直以为文化交流就是把我们的展示出去,但现在我们意识到,文化交流的真正目的是唤醒本国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让每一个学生内心获得一种来自文化的自信和安宁。”

  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的周晓渝所在的小组负责为3名留学生讲解中国书法的内涵,并指导他们用毛笔写“吉祥如意”四个字。在这之前她对于书法的了解也不是很多,通过查资料才对中国汉字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有了一个相对透彻的了解,“也是因为这堂课我们才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书法运笔规律。”

  “跨文化交际”这门课尝试做出突破,最核心的是一个认识层次上的突破。以往人们普遍认为文化交际,就是将自己的文化当中最美的一面展示出去,然而这个过程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反思:我们是否真正了解自己的文化?或者说,我们是否有资格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将本国文化中的精髓展示出去?闫仙慧老师说:“唤起同学们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提升认知程度,其实才是本门课程真正的目的——这是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学院